鋼鐵業: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是必由之路
工信部近日印發了《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(2016-2020年)》,提出到2020年,粗鋼產能凈減少1億至1.5億噸,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得到有效緩解,創新驅動能力明顯增強,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穩定達標,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,實現全行業根本性脫困。而更重要的是,工信部提出“十三五”期間,將在全行業推進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。這是鋼鐵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必由之路。
值得關注的是,此次《規劃》提出“十三五”期間,鋼鐵工業將著力完成十大重點任務,首要任務就是產能過剩。工信部數據表明,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鋼鐵產能達到11.3億噸左右,重點大中型企業負債率超過70%,粗鋼產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%下降到2015年的70%左右,鋼鐵產能已由區域性、結構性過剩逐步演變為絕對過剩。
而此次《規劃》中關鍵用詞的變化,是將此前提出的“壓減”變為“凈減少”。幾個字的變化,表明鋼鐵總產能必須下降。但2016年以來,鋼材價格持續上漲,鋼鐵企業扭虧為盈,部分前期停產的高爐或軋線重新生產,更增加了去產能的難度。
對此,《規劃》提出,要嚴格執行環保、能耗、質量、安全、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,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,要依法依規關停退出。說明2017年鋼鐵行業的整合、淘汰將更加嚴峻。
此次《規劃》的出臺,提出了鋼鐵去產能的剛性指標與措施,落后鋼企已無存在可能。關鍵還是狠抓《規劃》落實。特別應抓好以下幾點:
其一,堅決杜絕產能“邊減邊增”。
鋼企必須按照《規劃》要求,停止建設擴大鋼鐵產能規模的所有投資項目,并嚴禁將關停多年的“死產能”作為置換產能,對違規者必須從重處罰。要將投資重點放在創新能力、綠色發展、智能制造、質量品牌、品種開發、延伸服務和產能合作等方面,對守規企業應與獎勵。
其二,鋼鐵業必須向服務型制造轉型。
要擺脫鋼鐵行業當前困境,除了產能要減少之外,鋼鐵行業必須從自身出發,努力轉型升級?!笆濉逼陂g,應通過重點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網絡協同制造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和遠程運維等4種智能制造新模式,推動鋼企從制造商向服務商轉變,由單純地提供“產品”向“產品+服務”轉變,開辟搶占價值鏈高端的有效途徑。其三,鋼企要和“互聯網+”深度融合。通過轉型升級,鋼鐵行業向服務型制造邁進,要把互聯網技術融入鋼鐵產業運營體系,開辟電子商務等創新模式,實現制造業企業、互聯網企業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之間的跨界聯合,推動創新資源、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協同。